2011年10月13日 星期四

人物X概念﹕設計師開墾 環保空間

【明報專訊】早上9時多,曾德平從太子的家來到元朗錦田,穿上水靴,下田工作,「這個時間,農夫早已完成工作,飲茶去了!」他的正職是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每星期有兩三天全情投入務農,「我住在太子,很難早起耕作,我希望有天可以住在田地旁」。2011年初,曾德平跟一班在社會運動中認識的朋友租下這塊田,栽種有機蔬果,實現他歸園田居的理想。

邊學邊做 堅持全天然

曾德平每次下田前都要穿上水靴,因為田地到處是紅火蟻,被咬會痕癢難當,「因為我們這塊地是有機耕作的,沒有下農藥」。他行田一遍,觀察泥土、農作物有沒有異樣。鄰家田地的泥土顏色灰暗乾涸,與他們濕潤的土地有明顯分別,曾德平說,那是因為別的田長時間使用化學物,而他們的田堅持取諸自然、用諸自然,賣不去的農作物不會棄掉,用來做肥料,所有田地生長出來的東西都不會變成廢物。田地開始有收成,都是直接賣給身邊的朋友,省卻中介人成本,長遠希望吸引附近的居民。

當農夫一點也不易,水源、土壤、植物種類、天氣、耕作方法等都是學問,他向香港永續農業關注協會的袁易天學習耕作知識,邊學習邊實踐,曾德平說︰「由檢討完至改善,第二個春天已經來了。」所以說,耕作要學上十年八載絕不誇張。跟曾德平一起耕作的不少是80後、90後,當中有人全職務農,放棄為一張證書在制度下升學,寧願自由自主地四出聽課,求教於在社運中結識的學者。

現代人被好吃好看寵壞

別以為有機蔬果一定外形美、味道好,其實很多都其貌不揚,好像尖尖瘦瘦的粟米、長歪了的瓜,還有會咀嚼出「渣」來的蔬菜。「番茄顏色大小有出入,在超級市場一定不會有人買!」坊間一般生產者都挑走長得不好看的,或者透過人工方法,令蔬果都長得飽滿好看、味道討好,把現代人寵壞,曾德平認為人應該學習接受、欣賞大自然的成品。

曾德平4年前開始信佛,對萬物因緣有一番體會,「很多事情要有不同條件遇上才會出現,好像泥土、水、陽光、種子都要有很好的質素,才種出好東西來」。4年前他開始茹素,也曾擔心外出難找吃,「心中想着什麼,什麼就出現了。心中想吃素,就發現茶餐廳多了選擇。其實要的東西一直在,只是看不到而已。你轉變,世界就會轉變」。

曾德平說,附近有間豆腐廠,昔日剩下來的豆渣可用來餵豬,點滴不浪費,但現在沒有人養豬,豆渣都變成廢物。對於這個擅長化腐朽為神奇的設計師來說,世界就是一塊田,本應沒有廢物,所有東西在一個又一個的循環過程中,自有其生命和角色,好像他設計過一個用蒜頭衣做成的燈罩,廢物化身精緻的家品。

消費主導 環保流於表面


「我從小已經很喜歡大自然。」曾德平對務農生活的嚮往,原來始於小時候,在有限的居住空間栽種盆栽。別人詫異他為廢物設計的心思何來,他卻說那沒有什麼特別,不過是來自小時候一些習慣,「那時總會有功課要求你廢物利用,好像用『碌柚皮』、月餅盒做燈籠」,只是物質生活愈來愈豐富,現代人逐漸忘記這些心思和本能。他之前一直居於南丫島附近的模達灣,已經十多年沒有看電視,之前也不用手提電話,朋友埋怨找不到他,他列出7種找他的途徑:一、打家居電話;二、打辦公室電話;三、電郵;四、facebook;五、寫信;六、家訪;七、到辦公室。「假如這樣也找不到我,那麼是否真的有必要找我?」最後,在外國定居的媽媽要求下,曾德平才買了一部Nokia 3310,只求打出打入。

「世界上有20%的人掌握80%的資源,現在的差距可能更大!」物極必反,曾德平認為香港社會這種經濟主導的發展方向難以長久。政府有很多環保教育,但曾德平深感社會仍是流於表面地環保,有次他當環保繪畫比賽的評判,作品都是附和電視宣傳口號,他最終揀選了「在家裏養龜」的作品,因為作畫者起碼帶出人與生態的關係。他又批評,政府就膠袋徵費,但沒有處理衍生的副作用。

曾德平檔案

曾德平,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副教授,佛教徒,有一子一女。師從有「蛙王」之稱的藝術家郭孟浩,涉獵的藝術範疇包括設計、裝置藝術、攝影、出版、藝術評論,曾參與亞洲、歐洲、北美洲多個國際展覽。

2006年的天星碼頭及鐘樓藝術行動,曾德平與年輕藝術家創立We Are Society(WAS)公共藝術組織,推動文化保育和公共空間生活中的創意發揮。

2008年,他創立正念設計研究實驗室,以創意教育、藝術和設計,推廣正念生活和心性創意發展,他認為設計品應顧及人的真實需要,幫助人生活,而非徒具美麗的外形,鼓吹消費。

曾德平近年積極參與社會運動,在保衛天星碼頭、菜園村等運動中,結識到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元朗錦田學習務農,期望有天歸園田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