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放逐到回歸
一個老撾難民的咖啡救國故事
「有知識的窮,是有希望的;沒有知識的窮,才是沒有希望的。」
老撾華僑謝禮賢(Sam Say)深信,唯有靠一己的資源和努力,才能有自尊地脫離貧窮。
台灣有愛心菜販躍現《時代》百大人物榜;香港也有良心老闆「燒錢」教老撾農民種咖啡自救。
人生經歷兩次一無所有,原是老撾難民的謝禮賢都能東山再起,皆因他義無反顧地相信:「知識,才是人生最大筆財富。」
三年前他把積蓄押上,落實現代扶貧策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他已做了最壞打算,多燒兩年錢,迎接第三度「一無所有」。
謝禮賢,良心企業Bolaven Farms老闆、老撾咖啡公平貿易推行者。
「老撾窮,但她根本不應這麼窮!」在繁榮的灣仔鬧市,談一個務農的貧窮國度,有種疏離感。
為了讓我有「切身感受」,謝禮賢在隨身包內拿出手提咖啡磨,把一撮咖啡豆放進裏面,攪啊攪,再經過幾個步驟,調出一杯芳香咖啡放在我面前。他刻意的不放糖,彷彿要我親嘗貧窮的甘苦吧?
「老撾有種植優質咖啡豆的氣溫、濕度和高度,但礙於缺乏先進的耕種技巧、戰亂和剝削,才無奈淪為東南亞數一數二的貧窮地區。」談起老家的貧富懸殊,斯文的謝禮賢勞氣得青筋乍現。
一百年前,老撾曾是南洋的咖啡大國,老撾咖啡豆是世界上最好的十二種咖啡豆之一。可是戰爭洗禮後經濟一蹶不振。
對於謝禮賢,老撾沒有親切的故鄉味道,只有痛苦的回憶。十三歲放逐成為難民,當謝禮賢的腿越過湄公河(Mekong river)那一瞬,他就下了「永不回來」的決心,想不到幾十年後,自己會放棄休閒的退休生活,排除萬難要回饋這片土地。
記得十多年前謝禮賢的哥哥提過想回老撾退休,他第一個舉腳反對。
「我想,上天要我撫平潛藏心底的創傷。」談到這血本無歸式的回饋行動,謝禮賢苦笑道。
就在謝禮賢父親昔日經營的磚廠附近,昔日曾種出全世界最好的咖啡;可惜二次大戰再加越戰,1962至1973年間美國向老撾擲下超過二百萬噸炸藥,老撾風光不再。
老撾現在八成人口以務農為生,但在外資企業剝削和貪污下,大部分農民都缺乏金錢、食物和醫療保障,瀕臨災難邊緣。七、八歲的小朋友不上學,每日辛勞工作十二小時很普遍,七成家庭每日靠低於兩美元餬口,同樣普遍,但普遍不等於合理。
濟貧不一定要劫富,謝禮賢於2007年毅然在他長大的地方:波羅芬高原(Bolovens Plateau)築起Bolaven Farms咖啡農場,並同時推廣公平貿易。成果轉銷香港和美國,同時讓消費者有機會一同肩負社會責任,實踐富道德和公平的消費概念。
農場和農民協議,於Bolaven Farms居住兩年,Bolaven Farms向他們提供住宿、食物和生活費用。完成課程後,農民將符合資格申請貸款購買農地,最終讓每戶農民家庭獲得穩定經濟收入,自力更生。謝禮賢更在菲律賓找來專研有機耕種的農學家Gilbert Suico 提供技術支援,發展無化學添加劑的耕種系統。謝禮賢說正跟政府洽談租用更多土地,進行農業培訓。他最終是希望更多農民可以成立自己的家庭農場。
可持續發展的良心企業
他要推動有機無害的農業改革,同時解放了農奴,讓農民有經濟獨立的機會,在有限資源下令這良心企業生生不息。
「物質只能解燃眉,不能長期幫助人;知識才能助貧者一代傳一代的自力更新。」深信「知識改變命運」的謝禮賢如是說。
經過三年努力和農業專家的協助,謝禮賢由對農業一竅不通的城市人,變成由種子、種植方式、包裝、農場管理到市務推廣都稔熟的專業人士,老撾有二百多個農戶接愛了培訓,成功轉型為self-sufficient的農民,他們的孩子也可以回學校上課,生活得以改善,他們視謝禮賢為「英雄」,因為他兌現承諾,沒有剝削他們。
病態賭徒隻身來港
祖籍潮州的謝禮賢,一家因戰亂逃到老撾,十三歲落戶泰國淪為難民,得教會贊助移居加拿大,經營房地產買賣,有個美滿家庭。
難民身份、離鄉別井、一無所有,並非謝禮賢人生最黑暗的時期,低處未算低,十多年前離婚一役才把他狠狠的擊倒,讓他經歷何為「一無所有」。
痛失兒子的撫養權,他孑然一身喪失人生意義,每天光顧賭場,不多久就把辛苦的全副身家都輸光。那一刻,他決定跑到地球另一邊生活/逃避生活,往地圖一指,他毅然向人借來3000美元,買了機票,動身去這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香港。
由加國的公司管理層變成在香港怡東酒店的企堂,謝禮賢由零開始,後來他找到經營銅的國際貿易公司工作,得到老闆賞識和大量紅股,謝禮賢決定當全職父親,全心全意照顧兒子。
謝禮賢說在香港最大的收穫,是信了基督教,他開始思考如何能活出信仰,愛鄰舍和愛人如己。他開始想到自己最抗拒的國度—老撾。於是三年前,他把老本押上,定下「農場事業已成為我下半生的事業」的豪語。
我喝着香味龐雜、濃鬱,帶有泥土味的老撾咖啡,聽着謝禮賢的老撾故事。
不是為自己銀包而投資,而是為下一代人投資,謝禮賢認為很值得。
在他投身老撾前,幾乎所有當地種植的都是輸往越南、用作製造低價即溶咖啡的劣質Robusta咖啡,越南現在是世界Robusta的最大出口國。謝禮賢一心要讓老撾咖啡,揚名於國際高質咖啡市場。
人禍比天災恐怖
不望回報的奮鬥打拼,不一定柳暗花明。
他的農場面對最大的問題不是天災,而是有土匪拿槍去阻撓,也有貪官想找好處,也有當地咖啡企業擔心被搶地盤而蠢蠢欲動。此外,老撾有不少土地用來種植橡膠樹,這些由越資控制的公司在老撾種樹,卻聘請越南員工收取橡膠並出口,對老撾人非但沒好處,且還後患無窮,橡膠樹阻擋泥土陽光,令土泥不能種其他農作物,肥料也污染水道,影響民生。
這些都動搖不到謝禮賢的決心,最擔心是農民辛苦經營的產品得不到賞識。
不少超市對他們的產品有興趣,但上架費咋舌,令人卻步。也有大企業欣賞謝禮賢的作為,但說到生意,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現時透過網上銷售(www.bolavenfarms.com)和有咖啡店零售,每月收入只有寥寥三數萬港元,遠不及每月近60萬元的支出。謝禮賢戲謔自己尚有兩年的彈藥可以燒,並已作了最壞打算,若計劃失敗他會重新找工作。
「試過真正的一無所有,才令現在的我如此豁出去。」赴笈外地的兒子是百分百支持老爸,閒時也放棄玩樂,飛到老撾當父親的無償義工。
他分析指,香港人消費力強,希望能嘗遍世界上最靚咖啡,故除美國大型連鎖超市外,謝禮賢也視香港為拓展基地。「香港的咖啡市場,一直是針對大眾化咖啡(community coffee),以及還未廣泛開發的特選咖啡(specialty coffee)領域,而老撾有生產優質精品咖啡的基礎。」
謝禮賢強調,他不是在做慈善,而是做生意,他的機構不須要金錢資助,只須要讓老撾農民自主,以合理價錢出售高檔次的咖啡製品。
老撾農民處身恍如「流奶與蜜的迦南地」,但仍然長期遭受奴役,不得溫飽。謝禮賢要效法摩西,帶領群眾出埃及勇闖柳暗花明新世界,恐怕是場漫長的曠野戰爭。
你最需要什麼?訪問尾聲,我問這現代摩西。
「有心人,幫我買包咖啡。」
文 鄭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