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漁村小工廠從織筲箕開始

曼谷是香港人的旅遊熱點,亦是家居用品設計的總滙。泰國的產品設計貼近西方,比我們前衞大膽,然而,新穎的設計中仍可以發現傳統鄉村智慧。傳統手工藝的質樸再加上豐富的人情味,令泰國的設計突顯出了自己的獨特魅力,在平凡中見精巧,也許就是曼谷家居設計最好的註解之一。或者未必有人會想得到,一盞懸掛在曼谷高檔陳列室的燈飾,從設計構思到製成,整個過程都發生在一條位於市中心以南約兩個小時車程,名叫Petchburi的小漁村。

燈飾設計師 Korakot在Petchburi土生土長,從小就跟着爺爺學做泰國風箏。做風箏的竅門就是紮作技術,當中有很多看似簡單卻充滿生活智慧的巧妙之處,例如結繩便需要相當的心思。此外,選竹方面也不隨便,因為做風箏要把竹屈起來做弧形的框架,所以要用彈性強的竹。至於竹篾相交而成的支點則可以令面紙有足夠張力,抵住風箏起飛後的強風。Korakot到曼谷讀書之後,才發現這門家鄉的傳統工藝智慧,可以應用在時尚的燈飾設計上,這種做風箏的古老技術,也就成為Korakot設計燈飾的創作靈魂。

除了傳統手藝技術之外,做燈所用的竹枝亦是來自家鄉。因為Petchburi這條村附近有很多河川,水源充足,那裏的竹,不但產量高,質量亦很好,自然生長得又滑又有彈性。在Petchburi旁邊的小村有一間小型的「山寨廠」,專門為Korakot提供竹枝材料。那裏只有一間簡單的小屋,裏面只有幾位婆婆圍坐一起,在小花園中工作,她們一邊專心地刨出直徑只有兩毫米的竹枝,一邊聊天,談天說笑。 Korakot沒有刻意訓練她們,而是去發掘她們最擅長的地方,以後便從設計方面來遷就婆婆們的製作工序。就這樣,「山寨廠」中的婆婆會感到工作比較容易,而他亦能取得最好的品質。原來這條小村落一直都是做織筲箕,因為織筲箕要將竹削得很幼很幼,所以手工甚幼細。

Korakot以自己的鄉下為設計總部,除了靠近做風箏和織筲箕的傳統工藝,最重要還是那份家鄉的人情味。他同時可以藉着自己的設計,讓村內的長輩發揮所長,維持村民的生計。他所設計的燈飾就是家鄉村民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削竹的老婆婆,又或者是織筲箕的村民,他們擁有的手藝就是切切實實的生活技能,就好像媽媽每晚為我們預備紅蘿蔔瘦肉湯一樣平常不過,卻處處流露鄉土情懷。泰國人開拓了傳統工藝的應用途徑,透過設計提升手工藝產品的價值,做出切合現代生活需要的新產品,同時,亦承傳了家鄉的傳統工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