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趙泰來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



如果有日,上天白白賜給你上萬件珍世古董,你會如何處置?

「把它全賣掉套現,打跛腳過下半世!」豬朋說。

「三世都花不完的錢,何不留下一點稀世的,開個私人博物館名留千古、名利雙收,夠過癮吧!」狗友印印腳搶白。

這一幕實景,曾展現於二十三歲的趙泰來眼前,突然承繼了曾外祖父、著名外交家伍廷芳於英國古宅地窖埋藏的寶藏,把趙泰來推到人生交叉點。

承受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他擔驚受怕,連老婆也瞞住,免得家人遭逢綁架牽連,獨力花了十年光景守護這批珍寶,修葺、整理、查證、出土、運送回國。

最後,趙泰來甚至賣資產作路費,把六萬件古物捐贈給國家。人家說他貼錢買難受,他卻落得消遙。

他的豁達,是晴天雨天都在傷春悲秋的人,難以埋解的。

既然萬般帶不走,心如明鏡還須勤拂拭,孑然一身不染塵埃,豈非更能活得輕省自在?

老子道:「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是日精選,陳振聰的千億爭產官司揭開序幕,傳媒鋪天蓋地的報道環球疫情,這兩件事,讓我聯想到了老子的「寵辱論」。

利欲薰心,「心盲」尤甚於眼盲;過於重視榮辱,病情比世紀絕症更可怕。

幸得趙泰來的故事,讓我在俗塵中「陶淵明化」了好一陣子。

你有你穿梭「失落園」,我有我暢遊「寶墨園」。

東莞寶墨園是趙泰來傾注的心血。這個建在鄉下的破園子,如今是國家重點景區,園中的龍圖館、聚寶閣、雅集軒、趙泰來藝術宮中的藏品,都是趙泰來所贈的。「香港政府想建西九?我十幾年前已經做咗一個啦!」他說得意氣風發。

本該是「細柳新初綠,桃花笑春風」的日子,可在寶墨園拜會趙泰來那天,卻是氣溫直逼三十度的豔陽天。賞時花變成觀夏荷,但沒有敗了園主人「搖指話江山」的雅興。

「我習慣簡簡單單、他他條條。出名好麻煩,好唔方便,我已經很少在香港『蒲頭』了!」趙泰來跟我握手後說的,是這段開場白。

趙泰來不像我認識的任何一位富豪。他,有人味。

「我得個名大,其實無銀用。」這話,他肯對街邊的報販說出來。

這位與世無爭的富豪,身穿已執笠的 U-Right 上衣,剪裁簡單的西褲,腳踏一對殘舊染塵的皮鞋。北京偶爾有人會把他認出來,故每次回京,他索性買對三十元的農民鞋、換套舊衣服,棄坐公司的名貴房車,寧可花上逾個小時跟平民擠地鐵。

薄酌兩盞,五十五歲趙泰來跟我談到他的人生。

趙泰來是外交家伍廷芳的曾外孫,叔公趙聿修是太平紳士、元朗富豪。趙泰來祖父母、哥哥和妹妹都是醫生,阿爺禁止他打工和從政,寄望他投身杏林,但事與願違。

看似沒有志向的趙家四少,四歲學畫,因祖母與黃君璧、張大千、趙少昂等人交好的緣故,趙泰來得以師從這些國畫大師,還成了趙少昂的入室弟子。難怪趙泰來似儒雅的畫家,多於富豪與收藏家。

「我怕醫死人心戚戚要食長齋,兒時的志願,是在街邊開個小畫檔。想不到,個天有嘢俾我!」趙泰來說得手舞足蹈。



「一個國家可以窮,但不可以無文化。」——趙泰來



天降橫財那年,趙泰來二十三歲。在文革中失去雙親的他,投奔香港的大姨媽。後來,守護家族稀世珍藏而終身未嫁的大姨媽溘然長逝,留了一張藏寶圖給趙泰來。

帶着藏寶圖,趙泰來走到了倫敦郊外的那個神秘莊園,打開塵封已久的地下室,他驚呆了。那個面積能媲美停機坪的地下室堆放着大大小小長蟲發黴的木箱,他把腐朽的箱蓋打開,掀去上面稻草和棉花,裏面竟全是價值難以估計的古書畫、陶瓷、玉器、銅器……單是西藏的唐卡收藏,已比拉薩的布達拉宮還要多。

為了把這些文物運送回國,趙泰來賣了倫敦的四處別墅當作路費,甚至交上巨款稅款。他還自費到日本花上百萬元把唐卡裱好後再捐出。因擔心青銅器在南方潮濕的環境中氧化,他親自做防氧化處理,過了十年「貼錢買難受」的生活。
神秘遺產從天而降

寶墨園不說,趙泰來還向江蘇省鹽城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等國內各大博物館捐贈文物六萬多件,其中不乏金縷玉衣、王子午鼎等珍貴文物,乾隆親筆御書《孫子兵法》竹簡、明代文徵明所繪《百美圖》畫軸、圓明園的菊花石等國寶級的文物,估計總值逾8億元。

當然我知道也有不少收藏家向趙泰來招手,但他還是以回饋祖國為大前提。明嘉靖的官窯青花大魚缸,有香港的收藏家出價600萬元跟他要,他不依,狠狠吐出:「為了錢,我自己開個古董店不成?這些東西放在家裏,只有少數人可以看到,但放在博物館裏,可以讓更多老百姓欣賞。」

獨樂樂,不及眾樂樂的快感。這或許是收藏家未能領悟的至高無上的快樂。

我問他是否膝下猶虛,捐贈寶物時才會如此疏爽,他回應:「我嚮往消遙自在,不想有任何包袱。人家說我畫的老虎不像老虎,我就推說自己在畫貓囉,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何不放開懷抱?」

有次,趙泰來在寶墨園混在遊客中,一同觀賞藝術品,遊人甲看着趙泰來的生平,不禁嘆道:「這個傻佬,捐掉家珍,你說是不是瘋的?」遊人乙搭訕道:「未知這瘋子去了賣鹹鴨蛋沒有?」站在一旁的趙泰來,只是不慍不火地陪笑道:「托賴我還健在。」

家族與世俗的眼光,可不跟趙泰來同樣豁達。家族其他成員曾經禁止他的「所作所為」,也有狂徒以搞展覽為名,騙走珍品,似乎不是每個人都認同和欣賞趙泰來的一番好意。

「家人當然反對,成日嗌交。但就算他們要跟我斷絕關係,我也會這樣做,我這個人是有點儒執的。」趙泰來露出如鷹般堅定的眼神。



「文化無國界,我希望中國文化可以輸出市場,與世界接軌,我希望這套巨著也可以放在各國的博物館,讓全球華僑都可以見證戰後的中國是如何爬起來的。」談到出版中國書冊的緣由時,趙泰來說。



所謂「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信奉佛法的趙泰來,顯然是認同的。

趙泰來說,屬於他的藏品已經盡捐,鑑於最好的藏品,至少有三分之二還未面世,他的文化修葺工夫是「多一世也做不完。」日後他仍會努力游說家族成員把家珍捐出,讓包括一些圓明園流失的珍藏回歸。近年,他樂於當文化大使,又參與今年出版的《當代中國叢書紀念冊》,賣書得益將協助落後鄉鎮建立圖書館。這套巨著記載了新中國從無到有的一些歷史,是國家花了十五年時間、十多萬個專家和領導人一起撰寫的中國歷史。
花士令救回一命

不固執不追求榮華富貴,明白沒有負擔才能自由自在的道理,與趙泰來曾經經歷跌宕的人生有關,他的經歷,比電影更具戲劇元素。談到家族由腰纏萬貫至一無所有,隨緣的趙泰來也沒很激動的表情。

時值文革,母親被批了七十八次,哥哥因偷走而坐了九次監,因成分不好經常被吐口水的趙泰來,曾經淪為野人,在野外靠偷鴨吃續命,後來在朋輩謆動下決定偷渡來港。

「十一個人偷渡,從蛇口游了十三個鐘頭登陸流浮山,死剩三個。我年紀最細,早該無命。」命不該絕,因為趙泰來小時聽老長輩說花士令可以美容護膚,塗了皮膚光滑,偷渡在即,他就什麼都不帶,只帶兩瓶花士令往身上塗,果然游了十多小時,皮膚依舊光滑沒皺皮。

「也可能是鴨吃多了補身,我生平只做過一件錯事,就是偷了農民大哥的鴨,所以我的博物館都免費讓農民參觀,算是補償吧!」悲劇,在吃得開的趙泰來眼中,竟然成為周星馳般的喜劇笑料。

訪問尾聲,趙泰來告訴我一則小事。十多歲那年,某大法師想趙泰來出家跟其修道。年紀輕輕的他,竟寫了一首詩來婉拒。

「名山古剎倚奇松,翠黛盤空歷夏冬,野鶴閒雲棲止息,鸕鷀翅翼羡仙踪,終生善惡隨心向,比量禪機百代宗,今生有緣添趣事,濤聲梵語晚敲鐘。」

趙泰來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我笑着回他:得道何須苦修練,誠心處處是西天。

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汽車業Bill Gates已出現?

信報研究部

2008年1月,以色列政府宣布支持由Shai Agassi的Better Place、Renault、日產等合作推行電動車計劃,Better Place與Renault負責製造電動車的可更換電池。

Agassi 為這項計劃在短短6個月已籌得2億美元,入股的包括VantagePoint Venture Partners、Israel Corp、Israel Cleantech Ventures、摩根士丹利以及Maniv Energy Capital的Michael Granoff為主的私人投資者。

繼以色列之後,.Better Place又在丹麥、澳洲以及美國的夏威夷和加州北部動工,Agassi透露,目前正與二十多個國家商討相關項目。

2008年4月,德意志銀行研究報告認為Better Place的計劃是對汽車工業一次破壞力巨大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汽車油缸可能成為歷史。

2005 年Shai Agassi應邀加入由四十歲以下的政治及商業才俊組成的環球青年領袖會(Young Global Leaders,YGL),在瑞士滑雪勝地Zermatt一連四日的入會儀式,會友的演說包括NBA籃球明星Mutombo聲言要在2020年令人們在「地球住得更好」(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引起了Agassi對能源方面的興趣,Agassi更被委派負責環保研究,而他立即想到的就是氣候轉變問題。

Agassi在一次宴會發言指出,美國比任何國家更倚賴汽油,而這汽車國度的個人用油模式聚沙成塔的後果將拖垮國家(when the aggregate comes up, you're dead)。Agassi首次披露他的電動車「充電網絡系統」(Electric Recharge Grid Operator,ERGO)大綱,鑑於電動車效能受到內置電池耐力的掣肘,他提出以充電站取代加油站,而他深信,他的ERGO 計劃可以令全世界不再需要石油。

Agassi 短短幾分鐘的演說令他成為幾個月後當選以色列總統的佩雷斯的座上客,以色列沒有石油,但中東地區的產油國無一不是以色列的死敵,石油問題一直令以色列寢食不安。Agassi 在祖國領袖面前進一步解釋如何利用以色列的天然環境達致「零排放」(zero emission),他的 ERGO計劃是在區內以至全國廣設充電站,而電源則利用以色列的陽光充足的太陽能發電。佩雷斯也同意ERGO可行,他對 Agassi 說,只要 Agassi 籌到足夠資金,佩雷斯承諾讓以色列實踐 ERGO 計劃。

兼具環保及經濟效益

失落於 SAP 行政總裁高位的 Agassi 在2007年5月創業,YGL 會友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的誓言始終徘徊不去, Agassi 於是命名他的新公司為Better Place(住得更好),並四出游說財團及汽車業支持他的 ERGO 大計。10月29日,住得更好宣布成功籌集2億美元;翌年12月9日,住得更好在台拉維夫附近的Ramat Hasharon一個購物商場的停車場首度示範 ERGO 充電,Agassi 表示,第一輛電動車在路上行走時,全國將建成50萬個充電站。

佩雷斯又鼓勵 Agassi 向全球推廣 ERGO。在 Agassi 的努力推介下,丹麥(風力發電)、澳洲(太陽能)、夏威夷、三藩市灣區先後加入 ERGO,Agassi 的策略很簡單,他引述數據指出,全球約七億輛汽車每年排放28億噸二氧化碳,相當於全球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長遠來說,人類根本無法承擔。其次,ERGO 是以充電量計算的電哩(e-Mile)收費,而且隨着科技進展未來只會更便宜,環保之餘比燃油經濟效益高得多。

研究汽車零污染

Agassi 是美籍以色列人,早年在有「以色列麻省理工」之稱的 Technion 畢業,他在以國創立的 TopTier 小型軟件公司被德國電腦巨企 SAP 以4億美元收購後.Agassi 被委任為 SAP 加州產品部主管。YGL入會儀式結束後,Agassi 回到他矽谷SAP辦公室,但環保問題仍日夜縈繞他的腦際,他經常與能源專家討論,又從《維基百科》以及能源政策書籍蒐羅一切有關碳經濟的智識和資料,然後 Agassi 抽絲剝繭分析,空氣污染的「元兇」是燃油,而燃油消耗量最大的莫過於汽車,假若全球數以億計的汽車不再排放二氧化碳,難題便迎刃而解。Agassi 認為,油電混燃(Hybrid)也不能完全解決汽車排放二氧化碳,他的目標是零排放,燃油引擎必須淘汰,未來將是電動車的世界。而目前最成功豐田 Prius 油電車在全球七億多輛汽車中只得二百萬輛,但過去12年,市面已增加了二億輛汽車,可見油電混燃車得不到市場歡迎。

其實,早在上一世紀初期,人們已研究電力汽車,但電池笨重昂貴以及電力不持久的缺陷一直無法解決,與汽油相比,入油五分鐘可以維持行車300哩,但電動車充電五分鐘,8哩之後已舉步維艱。 而日產雷諾(Renault Nissan)總裁揶揄「油電混燃就像美人魚,你要一條魚的時它給你一位美人,當你需要一位美人的時候你得到的是一條魚。

汽車與電池「分體」

Agassi 他深明知道要吸引消費者改用電動車,首先是價錢便宜,4萬美元一輛轎車並不是人人買得起;其次是電動車必須方便使用,現今的電動車充電8小時才可以行駛1 個鐘頭絕不稱得上方便。Agassi 的破格方案解決方法是將車輛和電池的擁有權分家(separation of car ownership and battery ownership),消費者是車主,而Agassi 則提供一系列電池服務:Better Place 在區內建設多個充電站,你把車子泊到停車場充電站,工作人員系統便會為電池充電,由此令電動車足夠能源維持行駛100哩的一般行車需求;至於長程駕駛,例如由波士頓去紐約,Better Place會在途中設置電池換站,兩三分鐘便為你更換一個全新電池,「快過入油」。由於Better Place 強調「方便」,如果在一年之內更換逾五十次電池,Better Place 為造成消費者的「不便」將提供回贈。

Better Place 充電站出售的不是汽油而是名為「電哩」(electric milese,Mile)Agassi 估計在2010年電動車計劃實行時,每電哩只需8美仙,相當於每加侖汽油(美國現價每加侖1.6美元)20哩,但價錢便宜得多。Agassi 預測,隨着科技進步,電池的能量將更大及更耐用,根據著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2020年的售價將低至每電哩2美仙。而且,Agassi認為美國必須摒棄石油,因為油價上升固然打擊美國經濟,而油價暴跌則沒有人願意開採,同樣不利經齊發展。

Better Place 充電站出售的不是汽油而是名為「電哩」(electric milese,Mile)Agassi 估計在2010年電動車計劃實行時,每電哩只需8美仙,較汽油的每哩10至12美仙便宜。Agassi 預測,隨着科技進步,電池的能量將更大及更耐用,根據著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2020年的售價將低至每電哩2美仙。而Better Place 採用的是鋰鐵硫電池,比傳統的鉛-酸電池符合環保,而且更耐用。

Agassi 又強調電動車與電池「分體」的另一好處,就是你毋須擔心買一輛新車但內置的是上一代的電池,Better Place 的模式是你買電動車的時候或者隨時可以為你的舊車裝配一個最新型的電池。

Better Place 預期在以色列第一輛電動車落地之前先建立二十五萬個充電站。Agassi 的計劃已取得多國及地方政府支持:他在以色列的電子基建在六個月內籌到2億美元,成為歷史上最大額的拓展資金;另外在丹麥也籌募了一億三千萬美元,而在全球最大的島國澳洲則取得7億美元開展建設。丹麥是下一輪氣候轉變峰會的東道國,政府為支持環保,對汽油車徵收180%重稅,電動車則免稅;澳洲也將採取類此政策。再有是三藩市政府、夏威夷州長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長都與Better Place簽約,很多人不知道,原來安大略的汽車產量已超過美國密歇根州。Agassi 透露,目前與25個國家和美國多個州郡政府洽商推行Better Place計劃。

參議員波比曾告訴 Agassi 其兄長約翰甘迺迪一個小故事。約翰要把太空人送上月球,他訂定的是一個完整計劃,而不是畏首畏尾的嘗試先把一個人的20%送上月球,這代表了美國人的勇於探索新科技的精神。

波比又以二百年前英國的奴隸辯論提醒 Agassi 說,當時英國工業產能有25%是從不道德的奴隸貢獻得來,國會決定不顧反對意見通過廢除奴隸制,英國的經濟不但沒有受到拖慢,反而因為思想解放了,不到一年之後爆發工業革命,為英國奠定了百多年繁榮。

今時今日,我們的經濟深受汽車排放全球25%二氧化碳廢氣的影響,我們能否期望一個有遠見的領袖去解決這難題?

Agassi 的弟弟 Tal 去年8月對《WIRED》記者說,住得更好將發展成為全球最大規模公司之一;記者問他怕不怕有人抄襲 ERGO 的概念,Tal瞪大眼睛說,住得更好的使命是為石油劃上句號,並不是創造一間公司。 策劃 信報研究部

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再造碎石

再造碎石用量低 業界促政府帶頭採購
2009-03-09

循環再造是拆建物料的出路之一,但本地循環再造拆建物料量甚少,近年更有下降趨勢。政府預料今年循環再造的拆建物料只有10萬噸,僅佔整體的0.5%。有業界認為,政府帶頭採購再造碎石,是最有效提升回收率的方法。

天來環保建材於05年在本港設廠,利用拆建物料、玻璃樽及煤灰等「廢料」,代替傳統建築材料,生產「香港製造」的環保磚。為了收集拆建物料,該公司以遠低於政府堆填區收費的價格,以每公噸10多元向泥頭車收購廢料。除了製磚,更將廢料再造成「碎石」,變回建築材料。該公司技術董事趙善聲表示,該公司生產的碎石每噸售價40至50元不等,較天然碎石每噸70至80元便宜,但承建商鮮有採用。

承辦商拒為慳少少轉伙伴


他分析,政府未有積極採用循環再造碎石,以致使用率偏低,「承辦商採購的碎石,佔開支總成本不多,業界不想破壞長期生意伙伴的合作關係,不會貿然轉供應商」。他建議政府在工務工程的技術指引加入條款,規定使用一定比例的循環再用碎石,既節省工程費,亦具環保效益,不會影響工程質素,令本港回收工業多一條出路,亦可創造就業機會。

循環再造碎石在本港具拓展空間,以一段1公里長、4米闊的道路計算,便需要1600公噸碎石填充路基,與天然碎石比較,可省回數萬元費用。


大量開山挖泥 安達臣道棄600萬噸廢料
2009-03-09

【明報專訊】不少基建涉及大量開山劈石,即使承建商提倡在地盤循環再用也不勝負荷,以去年動工的九龍東安達臣道平整計劃為例,由於工程涉及大量開山和挖掘泥土,以重造地基建興建公屋,估計有六成廢料、逾600萬噸泥石須棄置於填料庫。工程界預計,今年底動工的港深廣高速鐵路亦須在地底鑽挖大量石料,勢成另一廢料源頭。

每項建造工程皆產生各類建築廢物,大約可分為兩類,當中約兩成屬於木材、塑膠和工人日常工作物資等非惰性物料,經分類後被送往堆填區永久棄置,而餘下八成屬工程開採或拆卸建築物獲得的混凝土和石料等有經濟價值的惰性拆建物料,一方面可在地盤原地加工成建材,也可運往位於屯門和將軍澳的填料庫,準備作日後填海用途。

每項工程基於地盤性質,拆建物料的再用率十分參差。據立法會工務小組文件,去年動工的屯門公路重建工程,承建商可一面削切斜坡開闢新道路,但另邊廂可利用開挖出的泥土及岩石平整路基,使工地可原地再用達220萬噸拆建物料,佔總建築廢物量八成。

但同年展開的安達臣道平整工程,承建商須在原石礦場平整出20公頃土地供日後興建公屋,估計產生1000萬噸拆建物料,但有六成泥石無法原地再用,須運往填料庫積存。土木工程拓展署指出,安達臣道計劃涉及大量開山及挖泥工作,性質與屯門公路工程不同。當局已盡力減廢,包括循環再用12%物料,以及將28%石料加工作為建材之用。

料港深廣高鐵成廢料源頭


公路學會會長劉正光指出,關注今年底動工的港深廣高鐵及規劃中的中九龍幹線等項目,承建商會在地底鑽挖大量石料有待運走,若政府不及早為石料安排填海或再用加工,勢成另一廢料源頭。他又稱,政府可擴大建築物料再用種類,如引入瀝青再用等技術,進一步減少廢料產生。

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設計生產一條龍 創意工業闢徑求存
2009-01-29



【明報專訊】由劉德華設計的卡通公仔Andox,愈來愈頻繁地出現在各式精品造型上,成為香港人申請信用卡,又或到連鎖店購物時收到的贈品。劉德華當然沒空逐款電話座、雨傘去設計,而是由一家從事「創意工業」的「本地薑」—SEMK代勞。原本僅經營設計公司的SEMK老闆許夏林(Eddie),選擇了自設廠房,然後廣開零售點,今年更將大舉進軍內銷市場,這種身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一條龍模式,為香港廠商示範另類生存之道。

為了開拓零售市場,Eddie去年更專程請來中學同學兼主管市場營銷的林鎮豪(Terence)加入,至今在港已有逾60個零售點,今年更計劃將內地零售點由10個增加至100個。

Terence表示,一線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將開設自營店,二線城市則透過加盟店擴充,故所需資金不多。

代劉德華設計卡通公仔產品


他續稱,SEMK進軍內地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利用本身生產宣傳產品的便利,省下宣傳品牌的費用。「我們現時為招商銀行、平安保險等生產贈品,已經可以令更多人認識我們的產品,當然,我們會保留部份特別的款式,只有自家品牌才有。」

很多廠商拓展內銷市場的最大憂慮,是難以選擇可靠的內地合作伙伴。Terence就認為,找加盟商首要考慮是本身有做加盟店的經驗,另外就是背景清白,「我們一個城市只選一個加盟商,基本上可以慢慢選、慢慢審核。」

替銀行造贈品 乘機宣傳品牌


現代商業模式講求分工,以提升生產力,Eddie卻是反其道而行,在工業經營困難的今天選擇自行設廠。Eddie則認為,自設生產線是有助提升設計質量的重要關鍵。「設計師要有機會親自到生產前線。歐洲都有很多好好的設計師,但因為廠房都在中國,難以了解真正的生產程序,只能停在思想階段。若物料出問題,我們的設計師可立即知道並改用其他物料,否則整個生產程序就會停頓。」

一向專注於生產的香港廠商,為生存要轉型推出自家品牌、設計的產品,Eddie認為也要先打破一貫的經營概念,「例如我們新推出的鴨仔錢箱,身體是搪瓷,但咀及腳是塑膠,如果是廠房背景的公司,通常習慣千篇一律,搪瓷就整隻鴨都是搪瓷,要去找另一間塑料廠,他們會嫌麻煩。」

2009年1月6日 星期二



中小企自創品牌內銷謀出路

「從以前優惠一籮籮,到現在限制多多,港人在內地辦工廠的歷史任務已壽終正寢了!」自一九八九年起就在內地設廠的中小企業得利高國際集團創辦人兼總裁孫騰章【圖】,對以傳統方式經營的港資工廠判了死刑。他強調從事專業代工生產(OEM)的港資中小企必須轉型,長遠來說,更要發展自家品牌,以出口轉內銷攻佔大陸龐大的市場。

得利高的產品包括以鑽油台技術為藍本的洋酒開瓶器、電子酒瓶恆溫器、刀器、電子無線浴室磅、發光電熱水壺等一系列創意家居用品。這些「小玩意」以往百分百外銷,鎖定海外一批高端消費者,單是美歐市場已佔了九成。去年生意額接近二億五千萬港元,但在海嘯的衝擊下,今年勁跌三成。孫騰章無奈地表示,由於海外市場銷售緩慢,許多買家要求將大部分訂貨延遲付運,目前已有接近一千萬港元的貨物囤積在香港,近三千萬海外買家的欠款仍未收回,這對於小本經營的中小企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經歷多次經濟危機的孫騰章坦承,這次的金融海嘯可謂最傷,許多在內地設廠的朋友已不支倒下。

殺價生產不易為

面對深不見底的深淵,孫騰章屢次強調,以往「鬥平鬥賤」的策略已不能再奏效,得利高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公司早年專門生產質優價廉的日本刀具,初期利潤高達兩成,但它的成功也誘使國內工廠一窩蜂抄襲,邊際利潤逐漸被攤薄,一九九六年後公司唯有開始增加生產其他高附加值的廚具。二○○○年開始,工廠的營業額已達到一億二千萬,但辦廠的規限和成本愈來愈高,孫騰章於是毅然將大陸的廠房出售,集中人力和物力在香港從事研發和市場推廣的工作,從海外接單後再於內地物色廠家生產。孫騰章慶幸「走得快好世界」,強調如非卸下這個包袱,也不會在二○○一年,突然產生靈感,生產高科技洋酒開瓶器,這項決定為公司開闢了另一主要收入來源,現時平均每年都可以售出數百萬套產品。

正如大部分香港中小企,得利高目前主要收入來源仍是OEM,不過孫騰章強調,面對金融海嘯的衝擊,即使是從事OEM,也不能故步自封,被動地坐在辦公室等客人下訂單,該公司已設立市場部、設計部,香港和內地共擁有二十多名設計師和工程師,他們在研究市場需求後,會先設計多個藍本予客人,再與客人共同開發修改,滿意後再進行市場推廣,甚至可以協助客人找出產品滯銷的原因,這樣「貼身服務」雖然可能會增加成本,但孫騰章認為是值得的,因為一來可確保買家不會跑掉、二來在訂價的過程中公司可以擁有一定的發言權。

孫騰章認為,做OEM合理的利潤大概在一成六至一成七之間,但由於海外買家壓價,在惡性競爭下,許多時只能賺幾個巴仙。「經濟不景,正如去酒樓飲茶,顧客都要求待應招呼好些,現時買家會更挑剔。」孫騰章的公司已進行內部調整,將一些後勤支援的員工,調到前線加強與客人直接溝通。

孫騰章認為,香港中小企真正的出路在於自創品牌,但也強調在培育品牌的初期,不能輕易放棄OEM業務。「其實以往許多港資企業也明白發展自身品牌的重要性,但誤以為只是將OEM的產品掛上一個牌子就可以將顧客當羊牯,這尤如一個茶餐廳老闆,要求廚師穿上高級酒店的制服烹調食物,然後調高食品價錢,這不單不會吸引到新顧客,還會趕掉老主顧。」孫騰章表示,做OEM與發展品牌需要兩套截然不同的方式,得利高為了發展自身品牌,特意設立另一間公司,僱請不同的員工、物色不同的工廠進行生產,務求在質量、包裝、推廣等方面,都與OEM的產品有所區別。

夥拍外國名牌

建立品牌需時而花費巨大,對於中小企來說,有何捷俓呢?孫騰章坦承,內地消費者對香港的牌子認受性低,成功的捷徑是「泊個好碼頭」,得到外國名牌的欽點,得利高新創立的品牌,就是選擇與德國一家知名品牌合作,與名牌產品擺放在一起售賣,現時在國內許多大城市已可見到得利高所創立品牌的縱影,將來外國大公司在各地擴展業務時,得利高也可以搭順風車。孫騰章笑稱,由於國內市場充斥偽劣貨品,許多消費者寧願付出較高的價錢來購買有質量保證的品牌。當然寄人籬下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首先是要盡力配合對方的產品,另外利潤也要與對方分享。不過,一旦成功建立品牌,屆時就不需要仰人鼻息,可自行賺取豐厚的利潤■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好好利用1月反彈
曹仁超

回顧2008年係贏家少、輸家多嘅一年。港股已從去年10月27日10676點反彈,估計喺1月20日奧巴馬上任前後完成。2009年美國將面對較少信貸(Less Credit),因利用樓價上升作為提款機嘅時代結束,連信用卡信用額亦被收縮。2009年係揀股年,擔心奧巴馬配希拉莉嘅組合最終「離婚收場」並引發新一輪危機,理由係希拉莉唔會只滿足於處理外交事務,而奧巴馬又唔容許佢插手美國經濟,擔心佢地嘅「蜜月期」十分短。

我地生活喺24/7資訊世界(即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時都被資訊轟炸),例如深夜3時仍起身睇美股升定跌。資訊太多、智慧太少。本周開始我老曹將減少上網、睇報紙、電視及聽收音機……減少接收無謂資訊,只追隨趨勢,溝上唔溝落,止蝕唔止賺。得閒仲要睇番多D投資有關嘅書。
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2009 年Think strategically(策略地利用股市出錯去獲利),Think exclusively(資訊毋須太多但要獨有性,即你知道別人唔知嘅資訊),Think globally(放眼看世界,從美股角度考慮港股問題,從A股角度思考港股未來),Think chaotically(利用股市混亂期從中摸魚,例如VIX高於80甚至90時入市,一於混水摸魚,愈亂愈好),Think currencies(由美元、日圓、歐羅角度思考問題,而不只係港元),例如歐羅回落對思捷環球(330)嘅影響等等,Think real(由商品角度想問題,例如鋁價回落、油價回落嘅影響……)。

2009年絕對唔係容易賺錢年。請做一個Time Trader(捕捉何時入市、何時離市嘅機會主義者),把資訊變為金錢。

1930 年美國通過《Smoot - Hawley Tariff Act》,令美國走向保護貿易主義。1931年法國入口食物稅率已高達53%、澳洲入口稅高過59.5%、意大利66%、德國80%、西班牙100%…… 各國向入口貨大幅抽稅,引發全球大蕭條。1990至2007年世界貿易量上升四倍,因平均關稅率由1990年26%降至2007年8.8%。但近期印尼宣布限制五百多種產品入口,俄羅斯則限制汽車、雞肉及豬肉入口,法國限制外國公司收購法國公司,阿根廷及巴西限制酒、皮革製品等產品入口,印度對大豆油入口抽稅升20%。貿易保護主義係咪2008年起抬頭?!

2009年美元又再回升,因歐羅區12月份採購經理指數跌至33.9(11月份 35.6),係十一年內新低。英國2008年第四季樓價較2007年同期下跌16.2%,係近二十五年內最大跌幅。呢次美國經濟衰退已傷及銀行系統。參考歷次衰退,一旦銀行系統受損,經濟便唔易復甦。根據馬利蘭大學Carmen Reinhart教授及哈佛大學Kenneth Pogoff最近所出嘅報告The Aftermath of Financial Crisis(金融危機後嘅餘波)提出,正常商業周期衰退同金融危機所引發衰退嘅分別,在於後者往往較前者嚴重。一、地產價格平均跌幅35%或以上、時間超過三年半。二、銀行危機之後必引發生產下降及失業率上升,平均維持四年。三、政府負債大幅上升,平均升幅達88%。兩位大學教授估計,英、美失業率未來最高可達11%。GDP將較2007年高峰期減少9.3%,衰退唔可能响2009年結束;近期股市回升只係風眼。2007年3月分析員曾估計,2008年標普五百每股獲利92美元,2009年1月2日已修正為48.05美元。展望2009年標普五百每股純利,响2008年3月20日曾估計每股可獲利 81.52美元,到2009年1月2日已改為每股獲利42.26美元。

如上述修訂正確,即2009年標普P/E將高達二十二倍,2008年股市跌幅並未扣除未來衰退嘅影響,只係反映咗2008年業績下滑而已。一旦完成反彈,未來股市又再充滿淚水。請好好利用2009年1月股市反彈期減持股票——因未來熊市日子仍十分長。

2009 年起美債開始回落(2008年升幅達13.7%),美債泡沫會否喺2009年內爆破?Action Economics分析員Kim Rupert肯定依家美債已過度超買,一旦情況改變,每個人又奪門而逃,將令美國另一個泡沫爆破。JP摩根Thomas Lee估計,未來政府將動用10萬億美元債券去bailout各企業,最終引發債券市場崩潰,估計危機喺2009年爆發,只係唔知邊一天。高盛分析員 David Kostin指出,2008年年底十年期國債孳息率跌至2.4厘,11月中仍有3.85厘(2008年初3.91厘);2009年債券利率會否止跌回升?!

未來分析着重中長線

有 40%美國國債將喺一年內到期,即政府必須發行更多國債去支付上述到期債券。Wrightson ICAP分析員Lou Crandall質疑美國政府响2009年能否搵到咁多債券新買家?2009年國會唔打算加稅,亦唔打算削減開支,但奧巴馬及民主黨要求新增開支及減稅共 8500億美元。估計2009年美國政府必須增加負債2萬億美元(依家美國政府負債107000億美元,其中43000億美元由政府其他機構如社會保障基金等持有,即私人持有64000億美元,相等於GDP 40%)。2008年10月止外資共持有3萬億美元債券,最大債主係中國,其次係日本,2008年10月持有量上升42%;英國及加勒比海各銀行2008 年持美債量亦上升一倍。2007年日本政府負債係GDP 182%、德國係GDP 65%,兩者負債比重皆超過美國。2009年美國再增2萬億美元負債後,亦只佔GDP 53%,仍未及日本同德國;分別係日本政府債券及德國政府債券大部分由日本人及德國人持有,而美國政府債券唔少外國政府持有。一旦中國、日本及產油國唔再吸納美債,美國債券便非常麻煩!但穆廸分析員Steven Hess唔同意上述分析,佢認為上述只係危言聳聽。穆廸公司仍給予美債3A評級,並唔認為有問題。但願如此!

本周開始,我老曹將每周同大家見面一次,唔再日日見面。分析方面更着重中長線而棄短線。首先推介呢期《信報月刊》,唔係因為改版,而係內裏有一篇文章——利用奇門遁甲分析世界局勢,十分精彩。

我老曹十五歲到十九歲時亦有睇有關奇門遁甲嘅書籍,限於當時年幼領略力唔高;加上離開學校後便漸少研究,因為以當時自己智慧,對此門學問感到莫測高深。年紀愈大,愈發現前人嘅智慧;利用奇門遁甲(二十年一大變),發現1950、1970、1990、2010年皆主變。1949年新中國成立;1969年珍寶島事件中俄交惡,引發尼克遜總統訪華,中國由親蘇到親美。1989年發生乜嘢事?大家都知道。至於2010年中國經濟會否轉型成功,由出口導向改為內部消費帶動?有待觀察。

根據《河洛書》(亦係二十年一變),此乃中國地運,即1944年、1964年、1984年、2004年起運。1945年乃中國勝利,日本大敗;1964年中國大躍進失敗,劉少奇成為權力核心,中國經濟開始好起來,可惜1966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重新掌權、帶來中國十年浩劫。1984年中英達成1997年7月香港主權回歸中國,中國開始行好運。2004年中國已加入WTO,全面國際化。

再以經濟循環周期睇,香港1949年入運。第一個二十年工業運(1949到1968年);第二個二十年房地產運(1969到1988年);第三個二十年金融運(1989到 2008年)。香港連續行咗三個好運共六十年,工業由興起到下沉(1949至1978年興起,1979年起下沉),地產運亦由興起到下沉運(1967至 1997年興起,1998年起下沉);金融運完成興盛期(由1976年興起到2007年見頂)。香港行完三個大運後,擔心由2008年起未來二十年冇運行,因工業核心自1980年起內移,地產業亦由1997年起內移,恐怕金融業由2008年起亦開始內移。

至於中國,1978年起運,首二十年工業運到1997年,另二十年房地產運由1998年起步到2017年才完成。即內地房地產完成短期整固後,將好到2017年,好到你唔信。然後再行金融運,由2018年起運到2037年才完成。即中國仍有三十年好運行。

兩者相結合,2008年起香港雖然冇運行,但因依附中國,香港經濟未來二十年仍不太冷,只係主客地位互調。即1978至1997年香港為主、中國為客;1998至2017年香港地位日沉、中國地位冒起。2018年以後中國為主、香港為客。

上述乃我老曹對香港、中國經濟未來宏觀圖,係利用西方循環理論結合東方《河洛書》與《奇門遁甲》等折算出來。相信另一個中國大運由2011年開始,至於1909年及2010年中國仍係見龍在田(香港早已成為亢龍,進入亢龍有悔期)。

中國迎接人才回流潮

由大循環理論(五百一十年東方,五百一十年西方)睇,金融風暴後,國際資本流動將由過去流向西方(例如美國)轉為流向東方(以中國為主)。中國因面對大量資金流入,而推高人民幣滙價及壓低人民幣利率,估計未來中國「雙順差」形勢不變,只係外滙儲備增幅放緩,引發中國內需型經濟發展。中國投資將由向外改為向內!今天中國一如七十年代台灣,已引發人才回流潮。數以萬計嘅學者、企業家、富裕中國人正回流中國,帶來知識、資金及新觀念。估計2005年至今已有二十萬海外華人回流(而且係高質素),未來大力協助中國經濟轉型成功!

全球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為20%,香港成功率為10%,中國成功率只有 1%!自古英雄出少年,大學生思考敏捷、視野開闊,遠遠超過上一代,例如今天科網股大部分便喺七十年代創業。點解外國成功率20%,香港只有10%,中國更低至1%?就係西方經濟環境較易創業成功,香港單係貴租已令創業較西方慢一倍。至於中國,制度上限制咗年輕人創業,因此如想創業請去外國,而唔會回中國。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Jamie Hayon


我設計時,第一件事是問問題。為什麼浴室一定要像診所一樣又白又光?為什麼辦公室一定是沉悶的?將這樣的思考方法放到食物上,為什麼麵包一定要是這些形狀、這種顏色的?為什麼盛覑牛扒、魚、菜等的餐具總是一模一樣?然後你便會發現,對於日常設計,我們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